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楚才之声 >

猴赛雷!台港澳三地获奖青少年琴台大剧院共赏话剧《银锭

2017-11-07 23:19:00来源:
7月15日晚上7:30,台港澳三地获奖青少年以及楚才特等奖获得者、武汉首义中学学生一行150多人来到武汉著名的琴台大剧院。琴台大剧院作为武汉最高档的文化表演场所,这次慷慨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免费邀请大家观看由林兆华所导演的话剧《银锭桥》。什么?你不了解这部剧?让小编给你看看以下导演的个人资料就明白这部剧多么犀利了!
 
林兆华,中国著名话剧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早期作为演员进入北京人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担任导演,至今已导演八十余部舞台作品。1984年至1998年任北京人艺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兼职与客座教授,中国剧协第四届常务理事。
林兆华在8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绝对信号》、《车站》、《野人》引发中国80年代的实验戏剧风潮,开启中国当代戏剧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的大门。林兆华的作品风格类型多样,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包括现实主义风格话剧、戏曲和歌剧等。
 
 
这位牛气哄哄的大导演是不是已经让你对这部话剧已经充满了期待呢?这部剧是如何创作出来的?看看编剧是怎么介绍的吧!
 
编剧的话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出生太晚,没赶上家里住宅门儿的时候。打从记事儿起,就是胡同、四合院、槐树花、豆汁儿焦圈儿。父辈和我们这代人都看过《茶馆》,都有着浓浓的北京情结。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在什刹海开饭馆的于五,在他家蹭了三年饭,从食客成了好友。《银锭桥》的创作初衷很简单:于五的饭馆关了,我和朋友们再也吃不着这么地道的老北京家常菜了。如果不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这些凡人琐事转眼就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了。
       感恩林兆华老师对一个新人的肯定与帮助,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剧本中的旁枝侧节越来越少,主线逐渐清晰。
      《银锭桥》是是一个当代北京人尝试着对京味儿文化做出的记录与思考。
 
这样一部精彩的话剧,让孩子们记忆深刻。在观赏了话剧后,这群热爱文字的青少年们纷纷拿起了笔写下了观剧的感受。小编一一收集起来,给大家看看楚才的孩子们是如何看待京味儿文化、对这次琴台之旅是如何感受的?
 
对这部剧他们这样说:
 
武汉枫叶学校  周菁



 这部剧没有华丽的外表和浮夸的演技,而是透露着一种生活的朴实和真切。其中怀揣着梦想的流浪歌手,为了保住祖业的老板于五,泼辣的老板娘,每天混日子的邻居家女儿,还有掉在钱眼里马大为……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观众们仿佛看见了生活中的自己的他人。 
接二连三的笑点使气氛变得轻松,也使观众们更加期待下面的故事。                  
生活常常会给我们一个出乎意料的袭击。比如剧中身份地位的转变,原先还是吃着重口味焖面的发小,转眼间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新加坡华裔商人。想想都觉得可笑。       
生活就像这部剧一样,处处有波折和坎坷,但要学会拨开乌云,看见彩虹。
 
武汉市四十九中  赵雪旻
高中时学习过《雷雨》《哈姆莱特》的剧本,只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勾画着情节的转折点和饱含人物情感的句子。而且这些年来电影电视的普及,我一直以为话剧是一门高不可攀的艺术。但看完《银锭桥》后我推翻了自己的想法。《银锭桥》以北京后海酒吧街的一家京味小饭馆为背景,老板于五一直坚持着“老北京的味道”,守着祖先留下的店铺,留下的味道。但身边随波逐流的于嫂,言行不一的孟甜,利益至上的赵大伟……无一不在对抗于五的“天真”。在一场为现代化利益的战争中,他们有人迷失了自己,有人坚守着自己。
时代在进步,现代化的脚步终究没错。但是于五这种坚持呢?北京的确如孟甜所说,生存压力大,霾多,同类竞争激烈。于五卖掉店子,可以去大理,每天蓝天白云自由自在。但是于五始终割舍不了这个跟自己成长息息相关的地方,割舍不了这些如家人一般的食客。是啊,我们都是这样,道理都懂,却过不好这一生。在话剧最末,于五问大家:“你们爱北京吗?你们爱的是高楼大厦的电梯房,门口有保安给你们敬礼!”反问我们是否为了现代化的生活,忽略了最初四合院里门都不用上锁的温馨呢?不过这些老人们的理想国,现在看来,还有几人觉得温馨呢?
其实银锭桥并不单纯是北京故事,这些故事在武汉昙华林,成都锦里,上海田子坊都有发生。人们一边呼吁着保护古迹维护地方特色,一边大力支持经济发展项目,这似乎成了城市的通病。这时于五的人物形象将我们引向深思。这个时代太多的于嫂,太多的孟甜,太多的赵大伟,太少的于五。
有人问,你们觉得最后于五的饭店不用拆迁,孟甜不用卖房换钱,赵大伟发了横财的结局圆满吗?嗯,每个人都皆大欢喜,但是一切都变了味儿,二荤铺再也不是那个可以随意赊账大家一起喝酒话家常的二荤铺了。剩下的,可以续写的结局很多,但是也不敢再续写了。
 
 台灣新竹義民中學  翁湘媚 江芯瑜 魏詩昀
 藉由這次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活動,我們欣賞到了第一次的話劇演出《銀錠橋》。一想到能夠親身感受中華藝術的博大精深,我們的內心便激動萬分,早在好幾天前便開始滿心期待。當全場燈光瞬間熄滅,微弱的舞臺燈光若隱若現,迎接觀眾的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是那麼的悅耳動聽,猶如黃鶯出谷,有著穿雲裂石的魄力,歌聲嘹亮,韻味十足,高亢萬分。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帥氣的華僑先生和粗獷的虎哥兩夫妻聯手賣假古董的情節,緊湊的劇情配上他們誇張的肢體動作、高潮迭起的語調,讓全場觀眾目不轉睛,全神貫注,不惜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片段,不願遺漏任何一個緊張瞬間。當下,我也是聚精會神地盯著舞台上的演出,深怕一不小心和精妙絕倫的片刻擦肩而過。
在觀眾熱情洋溢地吹捧下,在觀眾此起彼落的掌聲下,在觀眾絡繹不絕的尖叫下,演唱者盛情難卻,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憧憬,再度高歌「二」曲。聚光燈打落後,立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們猶如天空中閃耀的星星,發送著耀眼迷人的光芒,一齣發人深省的話劇正式開演,此時,胸中流竄著一股熱血,內心深處不停的吶喊,等不及欣賞接下來唯妙唯肖的精湛演出。
追求新潮也許是現代人共同的趨勢,但也亦是現代人共同到詬病,盲目的追尋新鮮的事物,會使人著了魔般的無法自制,彷彿飛蛾撲火般自取滅亡。古早味是先人留下的痕跡,是祖宗留下的足印,是代代相傳的傳世之珍寶,有著濃郁而不膩的味道,有著樸實不華麗的風格,有著簡約不煩瑣的清新,有著灑脫不拘束的氣質,有著恬淡不虛假的情懷,值得我們細細玩味、再三品嚐一番,感受其中的樂趣。
你還記得傳統的古早味嗎?你還記得家鄉的純樸嗎?你還記得田野間的人情味嗎?倘若我們為了追求文明、追求夢想,而失去純真自然的自己,那才是得不償失呢!   
 
 
香港石篱天主教中学 李詠玲
銀錠橋是一部內容看似簡單但卻發人心醒的故事,兢兢業業的五哥,他那份對於食物的尊重,即使經過妻子,朋友的勸告依然想要保留餐館地道面貌的心,令我最為敬重,不禁令我想起年少時那份對於事情的堅持不懈以及初衷。
故事裡的女作家一開始因不能寫自己喜歡的文章而煩惱,潘爺因生活的壓迫而借酒消愁,熱愛唱歌但沒有機會表現的少年,在經過了一場騙局後,煩惱經過金錢的洗禮,仿佛一切都變得那麼無所謂,我恍然大悟,我漸漸明白到了我們自己不也是一樣嗎,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城市裡,我們開始追求物質的享受,舊事物不斷被新事物取締,我們被時間,被生活的沖洗而忘記了我們原本和五哥一樣簡樸的情懷,或許放下對於物質和金錢的美好,做回最真實的自己。
而且琴台大劇院寬闊的表演廳,環境乾淨而且美麗,讓我更能享受這一部話劇。
 
澳门濠江中学 伍章越
故事看起来就圆满结束了,但老于却觉得一切都变了……老于最后的茫然看似不懂变通的愚昧,其实却是善良和纯朴的体现,更是人应有的良知。这种良知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被遗忘。
很多难能可贵的东西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一个人不经努力所换来的快乐并不能成为永远。生活虽然不是话剧,故事中的点滴却启示了我们:有的时候,我们应保留与老于一样的“愚昧”,不为世俗所迷惑,做一个正直淳朴的人。
 
濠江中学高一级 姚炫羽
繁华的城市喧嚣的街道,慢慢地,儿时记忆中那人情味的小摊模糊了。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慢慢失去了原本的那一份真挚,一切都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改变、商业化。
剧中于五持着“这是老辈儿传下来的店,怎么能在我这败了啊”的念头,而日夜做着五嫂说的“伺候人”的活,乐此不疲。到底是一种什么精神使于五如此执着于自己的小菜馆?后来我才知道,是他对银锭桥,对这小饭馆和对这一片土地的那一份感情。
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反而映衬了于五的坚持和朴实。众人获得了金钱、得到了利益的补偿,即使被骗了也无所谓了。只有始终在内疚的于五,揣着良心与做人的底线想要说明白却又无人在乎。
于五怀着自己所坚持的热爱,带着那一份纯质的心,守护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不正是我们在繁华闹市中需要保留的品质吗?



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 初二诚班 刘若楠
踏入琴台剧院,放下背包,心情随着周围轻巧精致的浓情设计而逐渐放松下来,四周环绕的音乐叮咚入耳,给人一种欢快跃雀的感觉。
这部话剧让我经历了一次京韵的洗礼,演员们娓娓道来的京腔也让我领略到了老北京的一番别有情趣的景象。弄堂里源源不断的叮咚声,粗汉子们高昂洪亮的吆喝声,茶馆里倒茶的清脆声,还有半夜酒家里传来醉汉的劝酒声,给老北京银锭这个地方增添了姿色。话剧形象地带我们走进了北京小巷,品尝到的是地道北京人的韵味。  主人公于五是一个忠厚老实的胖子厨师,他不甘看着祖业酒家被拆迁而城市化,又或者说,他是生怕自己没用足够的财产,而糊里糊涂地被带入了一场骗局,这场骗局又恰好是一场名利与信誉之间的斗争,尽管最后大家都毫发未伤,但于五还是问心有愧,当大家都在举杯欢庆的时候,只有他一人默默思索,思索着他做的那件为了名利而丢弃信誉的蠢事,思索着大家无法返璞归真的事实。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最真的自己我们是否还能找到?人之初,性本善。社会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但是我们还是要紧握住那个最淳朴的自己。
 
看,各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小楚才们多么认真,精彩的演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不仅如此,环境干净舒适的琴台大剧院也让他们赞叹不已呢!台湾新竹义民中学的两位学生许倍瑜、魏诗昀这样说到:
 
 宏偉的琴台大劇院懷抱著、依傍著漢江的波光粼粼,晚霞的斜暉和無際的層層雲彩像幅渾然天成的畫般,映照在大片玻璃之上,顯其壯闊中的細膩精緻之處,是讓人不禁震懾於鬼斧神工般的別緻雕砌。有稜有角的幾何設計更是彰顯它的獨具魅力,帶來現代藝術的風情,與武漢悠悠的人文背景、壯麗的山河融合,不斷在人腦海中縈繞著,形成一幅雋永的動人風景。
踏入光彩明亮的大廳,劇院先是以服務員們親切的微笑曲線迎接我們,使人感受到武漢的親近與燦爛不滅的熱情。在有秩序的指引之下,門前的安檢程序更是使我衷心地體認到劇院的細心。要是抬首,室內那柔和的採光,彷彿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參訪的客人這裡高雅的魅力。走進廳內,映入眼簾的是氣勢磅礴的舞台和整齊畫一的布幕,感受到劇院的氣魄,一塵不染的地板,給人賓至如歸的感受,是難以形容的舒服,整潔舒適的椅子,使人不知不覺身陷其中,難以自拔。
充滿設計感的建築風格,充滿人情味的招待人員,充滿異國風的室內藝術,讓人不禁讚嘆琴台劇院的用心,讓人不禁欽佩琴台劇院的優質。
 
琴台大剧院能得到小客人的如此称赞,不也是向他们展现了武汉的美么?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热情的城市,欢迎小客人们经常来!在此,感谢东道主琴台大剧院周到的招待,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